Chia-Tyan Yang 楊佳恬

Pianist. Storyteller.

一輩子珍貴的那個時刻:寫《貨車女孩蔡惠玉》
酸恬苦辣

一輩子珍貴的那個時刻:寫《貨車女孩蔡惠玉》

我的第三本中文作品問世了。
(照片是斯洛維尼亞中部的一家我超愛的溫泉旅館,坐落在幽綠的山谷間,我就是在這裡完成最後的校稿的。)
這本書,對我來說很特殊。主題也與我平常中文文章中比較常提到的社會議題、藝文觀察截然不同。
這次,我寫的是一位台灣女子的故事。
很溫暖、充滿台灣魂的奇女子。

我總親暱的喚她一聲「惠玉姊~」。她住在英國,我住在奧地利,我們在歐洲的兩端,遙遙相望,惺惺相惜。笑笑之間有著不用多說、也不必多問的默契。
那天,她從台灣打電話來奧地利給我。一如往常地單刀直入:
「佳恬,妳願意為我寫書嗎?」
我一口答應。能為這名奇女子寫傳記,是多大的榮幸啊!

我們開始進行密集的採訪,因為時差的關係,往往是我的白天,她的夜晚。
與其說採訪,其實比較像閒聊,📞兩個女人一說就是數個小時。
而我相信,要了解一個人,就是要看她周遭的人。於是,我打開她的生命中一格又一格的抽屜,呼喚出其中的許多人物,傾聽他們的故事。
有台灣人,有英國人,有台英混血兒… 他們分散在歐洲和台灣不同角落,還有人在約旦呢!

很慶幸的是,雖然我不是科班記者出身,然而採訪他人對我來說,並不是太困難的一件事情。
在我過往的音樂人生🎼 🎹中,曾有被許多國家的記者採訪過的經驗。這些年來擔任多媒體製作和撰稿人,也累積了不少採訪各界人士的經驗。(只不過採訪台灣人還倒是第一次呢XD!)

靠著現代網路科技的協助,距離能夠化整為零,就算不在同一個國家,也可以透過視訊或是網路電話順利地進行採訪。

我在寫作的時候有個習慣,會想辦法到不同的國家寫,找沒有什麼人煙的鄉鎮,找間便宜簡陋的小民宿,窩在裡面寫稿。這時候就真的超級感謝有網路這樣東西!!!


插播解說: 出國寫書聽起來好像很威,但其實奧地利被很多國家圍繞,離我最近的匈牙利邊界小村子區間車不到九十分鐘就到了!差不多就是屏東到台南的感覺XDD


所以這一本說宜蘭和英國的書,書的主角人在台灣,在寫書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見面。
而我是在奧地利+匈牙利+斯洛維尼亞把書完成的,真的是感謝無處不有的網路大神啊~~

在修稿時我來到匈牙利的小鄉村, 自己一個人坐在河畔被兇猛的蚊子咬還很高興><“‘ 這裡小到什麼地步? 小到一個小時只有一班火車經過…害我無法實現坐在鐵路邊聽著火車不斷轟隆轟隆經過的浪漫情懷~

真正讓我覺得挑戰性比較大的是,無法實際與採訪的對象面對面相處。
我憶起一位埃及裔記者,很久以前對我進行一場令人心曠神怡的採訪(不過可能是因為他帥到讓我感到心曠神怡🤣 🤣 ?),刊登出來的專訪,既到位又精準。
我讀著他的文字,詫異極了。他用著神秘兮兮的語氣,告訴我他的撇步:

因為我真正在聽的,不是你所說的,而是你沒有說出來的。

我猜想,這個「你沒有說出來的」,就是去感受對方散發出來的氣息,並觀察對方不自覺的小動作,還有他詞語背後所藏的意義。
而我的採訪人物,每個都離我那麼遠。我該怎如何感受他們「沒有說出來的」?

我想都沒想到,我那數十年的紮實音樂訓練,竟然成為寫這本書最大的助力。音樂訓練中有一個關鍵的環節,就是對情感的感受力。

對我來說,在舞台上演出,也是為了將自己的波長傳給觀眾,感受他們的波長。
不知是否先天還是後天的訓練?我感應他人情緒的能力很強。
在舞台上,總是能夠清楚地感受到那個「觀眾與我一起呼吸」的片刻。聽別人的音樂,也彷彿能夠聽到對方的心情。
收集了一些素材後,我選擇用第三人稱著手寫這本傳記,也信心十足地試寫了幾篇。
讀起來四平八穩,自己卻又說不上來哪裡怪怪的。

於是,我跑去請教圓神的專案賴真真。
真真是我在中文寫作過程中,對我來說是女神級的人物。(我超崇拜的小野老師、吳念真老師等都是她經手過的作家。)
她過去曾經在過目我的一些稿子後,對我說:「好的故事讓人上天堂啊!
我不知道這段話是否單純對一個新生作家的鼓勵,但確實很受用。每次遇到瓶頸,我就會告訴自己,絕對不可以輕言放棄,我的故事可是要讓人上天堂的呢(挺胸~)!
真真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其中只有一篇比較像是我會寫的,「有細膩感的」,其他寫出來的好像不關讀者的事情一樣,「很重要的就是妳的詮釋!」

最後她用這句話當結論:「命題窄一點,就可以寫的深刻一點。

這句話簡直像謎語,或許旁人會覺得不知所云,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那一瞬間,我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了!
真真簡直就是神仙教母揮揮魔法棒,在我面前點亮了一片燦爛阿!

後來我的主編吳靜宜(我前一本書《小國也可以偉大》就是她為我潤稿的)也對我揮舞魔法棒,根本就像超級瑪利歐的蘑菇一樣,吃下去就嘟嘟嘟馬上變無敵強阿~
靜宜最厲害的就是她很了解我的筆觸,也總是準確地指示我這裡要再加一點鹽巴+那裡加一點糖,讓我的文章香嫩入口!

好像原本雜亂的小道上,突然鋪滿了好走的木板,能讓我穩穩的踏在上面往前走。
是阿,我太在乎「傳記」這個名稱,努力地要壓下自己的情感,非常小心翼翼,只差沒有穿一件筆挺的套裝坐在書桌前挺直背脊打字了!(其實是最喜歡裹著粉紅小兔兔被被窩在沙發角落打字阿~)
這不應該是歌頌豐功偉業的偉人傳才對,要讀那樣的東西,看魚兒逆流而上的故事不就好了!

惠玉會找我寫書,是因為她喜歡我的筆觸,喜歡我那種要滿出來的情感。我就用我的口吻來詮釋她的生命就對了。

我開始思考,惠玉姊不是那個喜歡站在聚光燈下、也不會是站在最前面最中間的那一個人。她不會對人說教,也絕對不會告訴你看到小魚逆流而上而立志要成為民族的救星云云云云……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是:惠玉姊在許多人的生命中,擔任極為關鍵的配角,相同的,她生命中也有許多重要的配角

英文稱呼配角為Supporting Actor, 字面的意思很美,就是「支持(他人)的演員」!

我們每一個人,不僅僅是自己生命的主角,也是支持主角的重要配角阿!

這就是了!我找到了!這就是我想要呈現的感覺。

我決定打掉重練,用有些接近短篇小說的方式,用我的方式來詮釋惠玉的精采人生。讓許多惠玉生命中的配角,成為這一篇篇故事的主角。

說出來或許大家很難相信(老實說連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 ):基本上書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我照著感覺選的,照片也是我挑選再徵求惠玉的同意。
而惠玉對於我提出的想法,完全沒有任何異議,讓我全心全意發揮!
我覺得惠玉這麼放心把她生命的故事交給我,一方面是她毫無保留地信任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真的是一個豪不矯飾,也完全沒有虛榮心的一個人

我選了這張大團體照放在書裡面,這是2018年的曼城台灣日(Passport to Taiwan in Manchester)… 惠玉是活動的發起人和主要贊助者,卻躲到最後面,把光芒留給跟她一起打拼的同仁! 我覺得這張相片真的完全表現出她樸實的個性!

在採訪時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強迫症上身,也問人家一堆其實跟惠玉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問題…
幸好大家(就算心裡覺得莫名其妙還是)都對我很有耐心~真的很感激 😭😭

最有趣的就是,有時候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回憶起來,竟然會完全不一樣。這時我就得抉擇如何融合大家的回憶。
覺得自己有時候好像偵探小說中叼根雪茄的安樂椅神探,手上抓著零星的線索,宅在家苦思好幾天,就只是為了還原一個不過短短幾行句子的場景。

惠玉說小時候喜歡看工廠製程,我就找各種工廠製程的影片來體驗。
她說到成衣廠,我就跑到朋友的服裝設計工作室看他們裁剪、燙衣。
惠玉帶宜蘭孩子去英國表演歌仔戲,我就找許多經典的歌仔戲戲碼來看,也把書櫃中的中國京劇、台灣歌仔戲的歷史書籍翻出來研究。
惠玉的小兒子在學校學帆船,我就跟著老公去開帆船。老公知道我對於海洋運動興趣缺缺,還高興地以為我開竅了,殊不知我其實只是要體會弟弟小學校長說的:「我們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
惠玉去蘇澳鎮公所放映台灣紀錄片,在故事中我稍微提到其中一部,我不僅全部看完,還看遍該製作公司官網上所有影片的預告片(還邊看邊哭)。
採訪一個惠玉的前英國員工時,我們是用電話聊,因為完全不知道對方長相,後來在寫故事時覺得好彆扭,我就又跑去問他:「你的頭髮是什麼顏色?你的眼睛是什麼顏色?」他嚇一大跳,有點不好意思地形容自己的長相。(我本來想乾脆叫他寄照片給我…不過可能會被當成意圖不軌的怪大嬸吧…)
只要惠玉順口提到哪本書、哪部電影對她有什麼影響,我就找來看,並大量閱讀相關書評和影評。
有一篇故事我寫惠玉大兒子訓練游泳的過程,我就跑去游泳俱樂部游泳(還是國際比賽用池,明明游得不好還硬要擠正中間第四水道),想要感受哥哥說的「再冷都要跳進水裡」的毅力,結果樂極生悲,腰酸背痛了好幾天…
還有阿…曼城警察督察長好帥聲音好好聽 (尖叫!!),害我一邊採訪一邊心中肥鹿亂跳~

我深刻地去感受許許多多人的心情和回憶,再將它們一一纏繞起來,似乎自己的心也被纏進去了。
有時候也因為深深陷在這些回憶當中,邊寫邊眼淚一邊簌簌落下……

惠玉常常跟我說她生命中出現了很多貴人,得到很多幫助,我聽了感觸很深,在書中寫了以下這段話:

… 人家說貴人、貴人,其實貴人就是一個珍貴的人。水晶成為惠玉生命中一個極為珍貴的人,後來,惠玉在自己站穩時,只要她能力所及,她都願意毫不保留地提攜後輩。
因為,有時候就是那麼一個機會,會帶給對方一個人生上的轉折,一輩子珍貴。

這段話,我想也就是在說我自己吧。我也是曾經被惠玉提攜過的後輩(在書中我有仔細的描述)。她就是我生命中珍貴的一個人,而為她寫書的這段時間,也已成為我一輩子珍貴的回憶。


《從宜蘭海港孩子到英國企業楷模:貨車女孩蔡惠玉的精采人生》

🌟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4400261
🌟 博客來 http://bit.ly/04400261-B
🌟 誠品 http://bit.ly/04400261-E
🌟 金石堂 http://bit.ly/04400261-K
🌟三民書局 https://bit.ly/2ptlU5c

Written by Chia-Tyan Yang in 2019/09/28